产教融合

“非遗”与餐具地邂逅 携手荣获国家级创新创意立项

2020-09-28

武传新闻网讯(记者 王睿欣 刘涵芝)将“非遗”与“传统餐具”进行结合,利用非遗IP授权,供传统餐具增值或餐具的土陶制作,实现互利共赢。我校学生团队作品《泥与火的淬炼——活化新疆维吾尔族土陶烧制技艺》以其新颖的结合方式吸引评委眼球,荣获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该策划作品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宣传、打造相关体验店、与设计师联合打造其独立IP、积极寻找各品牌方跨界合作、文旅结合等措施实现新疆维吾尔族非遗活化、产业化,并与传统餐具行业结合,通过土陶IP授权等方式赋予其文化价值,拓宽市场份额,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来自文化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B1702班的张余凤、程洋、杨敏、杨钰婷、饶小雪5人团队在大二时从《文化资源概论》课堂上了解到“非遗”及其现状,老师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将“非遗”讲述得十分生动,深深吸引了她们。“其实非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惜现在很少能够接触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实在太可惜了。”张余凤感叹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团队5人在食堂讨论选题时,无意间注意到很多同学为了方便打包带走,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而且商家出于成本考虑以及外卖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餐具的使用和需求也越来越少,使得传统餐具的市场份额逐渐压缩、减少。于是团队5人深受启发,不妨将“非遗”与“传统餐具”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从2019年4月18日开始,组员利用各自优势,明确分工,于2019年7月22日完成作品。在项目成文阶段,张余凤负责对项目所处的行业背景进行分析,来确保其可行性,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准备相应的解决措施;程洋负责介绍项目情况,包括业务、发展规划等;杨钰婷负责项目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分析,面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竞争行业,如何给已确定的合适项目定位;杨敏负责项目的商业模式、营销策略;饶小雪负责项目的财务及后续融资。

由于5人目前所学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操经验,蒋冬青老师带领钱丛桢学长对她们进行指导,向她们分享了在确定商业模式之前该如何明确商业模式的目标、资源、短板等经验,告诉她们要学会利用已有的资源来撬动短板。在学长的指导下,团队明确了商业模式,确定核心业务为IP授权,推动非遗由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财产”,“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资产”。

包含该项目在内,我校文管学院推荐的“挂心”APP、“执掌”工作室、“植得”平台等10个项目获得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据文化管理学院副院长苏娴介绍,我校文化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项目相结合,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院专业特色的“专创融合”路径。受疫情影响,今年老师们尝试了线上“云”指导,利用现有基础,借助腾讯会议、QQ语音等线上功能指导学生。苏娴老师说:“每年取得国家级立项之后,就开始在专业课孵化下一年的创新创业项目,加上孵化时间,准备时间长达一年之久。”老师们线上教学任务重、压力大,常加班到凌晨,助力学生们将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努力绽放创业之花。

上一条:武汉译满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与我校影视翻译...

下一条:我校三个项目获2019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