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4月29日讯 深入地下780米,与矿工相处6小时,拍摄近300张照片。近日,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展上,2015级摄影专业学生郑阳的一组摄影作品《来自地下780米的呼唤》,吸引了观展师生的目光。
郑阳作品中展现的780米地下的矿工
“下井电梯的轿厢没有门,只有一圈简陋的防护栏,摇晃几下好像就能把人甩下去。” 潮湿闷热的环境让初次下井的郑阳极不适应。地下氧气稀薄,走几步就喘不上气,头顶还随时会掉落石块。
最让郑阳无法忍受的,是井下压抑的氛围,它会慢慢吞噬人的情绪。这是郑阳在井下停留6小时最深切的感受。
由于井下环境的高温高湿,相机镜头总是起雾,郑阳每隔几分钟就得擦一次镜头。而早已习惯井内环境的矿工,都顶着一张黑黢黢的脸,穿着沾满泥土的工作服,机械地进行开采工作。
郑阳作品中展现的780米地下的矿工
从矿井上来,郑阳形容“瞬间就轻松了”。为了更全面展现矿工的生活,郑阳还前往一名矿工家里进行拍摄。
与矿工的交谈中,郑阳了解到,这名矿工家里全靠他一人下井挣钱,妻子在家务农,一对儿女都在上学。“他的女儿在青岛大学读书,成绩特别好,每年都会拿奖学金。谈起女儿时,叔叔脸上挂着骄傲的笑容。”
拍摄者郑阳
郑阳从小生活在矿上,郑阳的两个舅舅就是矿工。“小时候,房子后面就是矿场,总能看见骑着摩托车去上班的工人。”郑阳打算将作品投入比赛中,让更多的人看到。目前,他已经参加了2019年度全国高校摄影优秀毕业作品年展。(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汪婧 张臣然)
原文链接: http://www.cjrbapp.cjn.cn/p/92545.html